学校在此提醒全校师生,不要自行采摘、食用、买卖野生蘑菇!
广东常见毒蘑菇
毒蘑菇中毒类型
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,这里可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、神经精神型、溶血型、肝脏损害型、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。
①胃肠炎型
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。中毒潜伏期较短,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~6小时发病。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水样腹泻、或伴有头昏、头痛、全身乏力。一般病程短、恢复较快,预后较好,死亡者很少。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、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、昏迷,以及急性肝、肾功能衰竭而死亡。
②神经精神型
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,神经抑制、精神错乱,以及各种幻觉反应。幻觉诱发物中毒一般潜状期短、发病快,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发病主要出现异常神奇的各种幻觉反应。如,有些牛肝菌类毒菌可引起“小人国幻视症”,其特点是患者可表现为幻视到高不过尺、形象离奇、性格活泼的小人,甚至还有小动物。病人此时会心情紧张、恐慌不安或感到绝望,重者还出现木僵痴呆,一般食后6-24小时发病,食用时同时饮酒症状,更为明显,需3-12天才能恢复。
③溶血型
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、黄疸、血红蛋白尿、肝及脾脏肿大等。有时在溶血后可引起肾脏损害,出现蛋白尿、血尿等,甚至继发尿毒症等危重症状。严重者脉弱、抽搐、幻觉及嗜睡,可能因肝脏、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。
④肝脏损害型
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,白毒伞中毒就属于这一类型。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。
毒伞肽直接作用于肝脏细胞核,使细胞迅速坏死,这是导致中毒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毒肽作用于肝细胞的内质网使其受损害。
这些毒素对人体内肝、肾、血管内壁细胞、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,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,死亡率高达90-100%。
⑤呼吸与循环衰竭型
这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。以中毒性心肌炎、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,瞳孔稍散大,但无昏迷,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,也无黄疸、肝大,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。
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,头晕或全身酸痛、发麻、抽搐等。其毒素不详,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,最长达24小时,此型死亡率高,应注意早期治疗。
⑥光过敏性皮炎型
其毒素为光过敏感物质卟啉(porphyrins)类。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,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,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,如红肿、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。潜伏期较长,一般在食后1-2天发病。另外,有的病人还出现轻度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病症。
不小心食菌中毒怎么办?
①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前往医院治疗
②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、导泄
(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,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,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,减缓有害物质的吸收)
③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,补充体液,防止反复呕吐导致脱水、休克
④已昏迷的患者,不要强行灌水,以防止窒息,并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
⑤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野生菌样本,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
⑥对于具有6小时潜伏期的中毒患者需及时送至大医院进行治疗
遵循这些原则,安全食用菌类
①不要采用不熟悉、来源不明的菌类
②到正规市场购买,选取有营业资质的店铺
③加工烹调时要炒熟煮透,切忌凉拌生吃
④吃菌时不要喝酒,有的野生菌会与酒发生反应,引起中毒
⑤不要轻信所谓的“民间偏方”去分辨有毒野生菌